南京农业大学bbs论坛

标题: 【南京人文】历史需铭刻心中 [打印本页]

作者: wǒ想我是海    时间: 2017-3-28 18:15
标题: 【南京人文】历史需铭刻心中
人文历史需铭刻心中IMLVYOU
南京,简称宁,是江苏省会,自古“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南京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

南京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近年来曾在南京东郊的汤山,发现古人类遗址和猿人头骨,表示南京早在数十万年前就是人类聚居之地。而根据史书记载,南京的建城始於春秋时代。而在二千多前的三国,孙权更是据此以建国立都,史称孙吴。自此之后,南京便成为中国历史史上举足轻重的都城,更是一座拥有珍贵历史文化的名城。
在孙吴之后,陆续有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隋、南唐、明朝前期在此建都,史称六朝,再加上后来的太平天国和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於是又有「十朝都会」之称。因此今日虽然南京不再是政治重镇,却仍处处可见那尚未消褪的六朝繁华及王者风范。历史岁月并不曾带给南京沧桑的色彩,反而四处可见昔日繁华的馀韵。  


#南京地方特色#

秦淮河
南京西南面的一条主要河流,全长110公里,是万里长江的自然支流。分为内河和外河,内河是古称“六朝金粉”的“十里秦淮”最繁华的地带。

昔日旧梦
“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在明清时代,秦淮河一带成为王公贵族的纸醉金迷之地,“画船箫鼓,昼夜不绝”,上演了不少凄艳哀绝的风流韵事。

明末清初,秦淮河畔还出了几个深知亡国之恨的名女子,诸如李香君、董小宛等,如今您走过大石坝街的李香君故居——媚香楼,幽古之情油然而生。

六朝金粉
秦淮河的特色尤在夕阳西下,皎月东升之时,划着一种名为“七板子”的小船,淡蓝色的栏杆,空敞的舱,舱前甲板上,摆两张藤编椅,可以谈天望远,顾盼两岸景致。

在桨声汩汩中,细细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秦淮河的滋味,坠入历史的梦幻之中,谈论《桃花扇》精彩的情节,神往六朝金粉景象,仿佛又重见当年画舫凌波笙歌彻夜的繁华。

今日秦淮
现如今南京的秦淮河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韵,两岸粉墙黛瓦,装点一新,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各种酒楼、茶庄、小吃、排档充斥两岸,伴着阵阵流行音乐,闻着从岸边飘来的阵阵花香,令人着实有一种迷醉。若能雇一条小船,让摇橹女带您乘着夜色去游十里秦淮,无疑是人生难得的乐事。


#南京当地节日#

春节元旦
以前称元旦,俗称过年。南京人过年要洒扫庭除,张灯结彩,穿新衣,戴新帽,贴春联,放鞭炮。 南京人过年大门上贴春联或门神,还有文人雅士在大门贴一幅画鸡,取“鸡日相长”之意。现在人们过年相见,互祝“恭喜发财”,并敬递茶烟,以时尚糕点相待。


元宵灯会
正月十五是农历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称元夜,夜与宵同义,便称元宵。食品也由食豆粥,改为品尝元宵(汤圆),南京有“上灯元宵,落灯面”之俗。明清两代,南京元宵灯会,有玩龙灯和挂纱灯之俗。


清明踏青
清明节自古以来由于注入扫墓祭祖的习俗,受到历代朝廷和民间的重视。此时正值春光明媚,男女藉以到郊外牛首山、雨花台、梅花山“携酒游山,谓之踏青”。有谚云“春牛首”。   


端午游秦淮
夏历五月初五叫端午,又称端阳。这一天,南京人最喜吃粽子、绿豆糕,以及食“炒五毒”(用银鱼、虾米、茭菜、韭菜、黑干杂炒)、苋菜和雄黄豆,饮雄黄菖蒲酒,以求免灾。用经过曝晒的水洗眼,谓之“破火眼”,说可免一年眼疾。还用菖蒲、艾叶蘸水洒地而后插门楣,用以“禳灾”。

近20多年来,秦淮河又进行了大力整治,定期换水,增添画舫,景色宜人。入夜,秦淮两岸万家灯火,五光十色,流光溢彩。游人置身游船中,船在景中过,人在画中行,自有别样情趣。   


中秋月摸秋
八月十五中秋节,江南又称八月节。此夜,天上月圆,人间圆月,即使身在外地也要赶回家团聚。南京人喜合家赏月,叫“庆团圆”,团坐聚饮称“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明初,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皆为游人赏月之所,而以游玩月桥为最盛。

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为旧院所在地。清以下,赏月之风仍盛,人们祭月,陈列鲜果、月饼,燃放斗香(扎香如塔式,上加纸斗,叫斗香),讲《嫦娥奔月》故事,然后分食月饼。月饼以瓜埠“赖月”,民国时期以“金陵套饼”为上乘。   


重阳登高会
夏历九月初九日,因月日皆为阳数,故称重阳。历史上建康(今南京)人在这一天都外出登高,形成“登高会”。此俗源于一个古怪离奇的避邪传说,南朝梁人吴均写的《续齐谐记》中有详述。从魏晋南北朝及至明清,建康重阳风俗犹盛。当时居城南登雨花台,城中登北极阁,城北登幕府山,尤以幕府山为最著。   


腊八节品粥
南京自古是中国的佛教文化中心,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这个起源于佛教传统的腊八节也随之在南京兴旺起来。腊八顾名思义,为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最为著名的就是位于南京市长江路程总统府旁的毗卢寺。   


小年迎财神
按照南京人的传统习俗,农历正月初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放在簸箕里多日的垃圾可以到处门外了。人们等待着凌晨12:00的时候(子时),子时到时,各地响起了震天的鞭炮声,声音有时甚至可以赛过大年三十。这天,南京老习俗中,夫子庙就开始上灯了,大大小小的荷花灯,菠萝灯,生肖灯等等各式各样的灯都亮起来了。


#南京相关书籍推荐#

《老南京:旧影秦淮》/重庆大学出版社/叶兆言 著
六朝金粉,秦淮艳影; 虎踞龙盘,人文荟萃。
在叶兆言充满感情的笔下,秦淮歌女的命运,文人学者的风貌,紫金山的古树,玄武湖的碧波,抗战烽火,民间生活……南京在沧桑厚重之外,平添了亲切感和真实性。
350幅精挑细选的南京老照片,配以详尽而感性的文字解读,从各个层面对南京进行了直观的呈现,这些永恒的瞬间,使已经逝去的人物、风景、事件,鲜活地再现于眼前。


#相关影视作品#

《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是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一部战争史诗电影,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
电影的故事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1937年被日军侵占的中国南京,在一个教堂里互不相识的人们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一个为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国人、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学生、14个逃避战火的风尘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军人和伤兵,他们在危难的时刻放下个人的生与死,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南京!南京!》
《南京!南京!》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影片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2009年4月22日,该片在中国内地公映;同年该片获得第5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金贝壳奖等奖项。

---End---
喜欢【南京】的驴友,可以关注微信号【我是驴友(iamlvyou)】并回复关键词【南京】来查看更多的南京攻略~
同时还可以回复其他城市的关键词查看更多相关攻略哦~





欢迎光临 南京农业大学bbs论坛 (http://bbs.classiccoffee.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