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任务指标
| 主要内容
|
1
| 农业现代化
水平
| 全市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实现值达86分
|
2
| 农民增收
|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比城镇居民收入增幅高1个百分点,完成15个左右低收入农户农业增收项目区,带动1500户以上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达标
|
3
| 高标准农田
| 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
|
4
| 设施农业
| 新增设施蔬菜园艺3万亩
|
新增设施渔业0.5万亩
|
5
| 农业机械化
水平
| 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5.5%
|
6
| 粮食生产
| 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30万亩左右,其中水稻面积135万亩左右
|
7
| 蔬菜园艺
| 新创建部省级蔬菜园艺标准园5个、市级标准化菜地示范方6个以上;新增经济林果2万亩、新建10个高效特色经济林果基地。全年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45万亩左右,蔬菜总产量达330万吨
|
8
| 畜禽养殖
| 创建省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8家,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
|
9
| 渔业生产
| 打造15个规模渔业基地,实施百亩连片池塘标准化改造3万亩,新增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达标面积5.3万亩,特种水产养殖比重提高到66%
|
10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
登记颁证
| 全市90%以上的应确权行政村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
11
| 新型农业经营
体系
| 新增土地股份合作社10家以上,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比重达75%;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8%;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2:1;新增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60家,家庭农场经营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
|
12
| 农业科技推广
| 建设镇街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示范中心15个、村级规范化农业科技服务示范站200个;组织市级农技推广单位与30个以上经济薄弱村和农业主导村进行对接帮扶;组织500名农技人员挂钩1万户以上的优秀科技示范户
|
13
| 新型职业农民
培训
| 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5万人,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提升6个百分点
|
14
| 农业社会化
服务
| 创新农业公益性服务有效供给机制和实现形式,支持经营性服务组织发展开展良种种苗繁育、病虫害统防统治、农资供应、测土配方施肥等服务,主要农作物和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8%
|
15
| 智慧农业
| 全市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网店)数量达1600家,农业电子商务网上销售额增长30%;完成农业电商培训800人,建设村益农信息社40个;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60%
|
16
| 休闲农业
| 新增、提升农家乐专业村16家个,培育创建3个省级农家乐集聚村示范村,实现休闲农业综合收入50亿元;全年推荐休闲农业景点不少于200个,办好第十二届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
|
17
| 农产品出口
| 农产品出口超过3.5亿美元(不含省属企业),农产品出口水平指数达到8%
|
18
| 农产品质量
安全
| 新增“三品”数量120个,“三品”产量占食用农产品的产量比达40%,确保地产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全市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
19
| 动物疫病防治
| 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密度100%,抗体合格率80%以上,建成病死动物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并投入运营
|
20
| 农机安全生产
| 防控农机事故,全面落实农机安全责任,确保全市道路外农机事故死亡人数不超过控制指标,不发生较大以上等级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及监管责任事故
|
21
| 耕地质量保护
| 建立10个耕地质量提升工程示范区,示范带动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推广应用;完善300个市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和20个耕地质量重点监测点
|
22
| 农业绿色防控
| 全市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面积占比达到75%,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0%以上
|
23
|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2%,新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5处,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1%
|
24
|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
|
以下为2016年南京市农业工作要点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