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母校新闻】东南大学十一月新闻快讯

[复制链接]

64

主题

128

帖子

5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3:4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11月1日至3日,由东南大学主办,北京化工大学和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协办的“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grated Molecular/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MSE2014)”在四牌楼校区举行。会议主席、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顾忠泽教授主持了会议开幕式,东京工业大学TomokazuIyoda教授致开幕辞。
  据悉,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268篇,共有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及国内外材料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200余人参会。本次会议推介了分子集成与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国际上的前沿进展,为广大青年学者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乃至国际材料科学的研究发展。

  2,11月4日中午,由东南大学党委学工部、总务处主办,校友企业、南京三宝科技集团支持,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耕读园——学生劳动实践项目”在九龙湖校区开园。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刘波,副校长黄大卫,党委学工部、学生处、总务处负责人,各院系党委副书记、辅导员及学生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活动。
  “耕读园——学生劳动实践项目”是东南大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之一,是积极响应习总书记鼓励全国广大学生热爱劳动的号召,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开辟的一片土地,供学生开展劳动实践。园地划分为数块,由班级自主认领、自主规划、自主种植。让学生在播种、培育、除草、收获的实践过程中体悟劳动的要义。

  3,11月4日,以“高端、智能、绿色”为主题,为期一周的“2014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称“工博会”)在上海开幕。共有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家中外展商参展,规模为历届“工博会”之最。
  东南大学城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吴智深、孙安教授团队与江苏绿材谷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高性能长寿命光纤光栅区域分布智能传感监测系统”获得了展会银奖,东南大学成为驻宁参展高校中唯一获奖的单位,也是全国参展院校中少数获奖高校之一。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洪伟教授、蒋正波副教授团队与上海创远仪器公司联合研发的“先进无线通信测试技术与设备”获得了一等奖。学校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李鸿伟获得展会“先进个人”称号。

  4,11月5日下午,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东南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承办的“2014年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博士生座谈会”在东南大学举行。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10所在宁高校的50多位来华博士留学生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由留学基金委来华部副主任李婷婷主持,留学基金委副秘书长王胜刚、东南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邱斌先后讲话。5名来华优秀博士生代表在座谈会上作了主题发言分享了自己留学中国的体验。参会的留学生也积极发言交流讨论来华留学的经验体会。

  5,11月6日上午,东南大学举行仪式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崔俊芝研究员为兼职教授。东南大学校长易红、中国工程院院士吕志涛、缪昌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等有关院系负责同志及师生代表参加了仪式。仪式由东南大学校长特别助理吴智深教授主持。
  崔俊芝院士在致辞中表示,他长期致力于在材料中的力学问题研究,与东南大学的相关学科有着共同的科学研究的兴趣点,并找到了双方合作研究的契合点。此次受聘为东南大学兼职教授为进一步强化和深入双方的合作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6,11月6日至8日,由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主办,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江苏省环境诱变剂学会承办的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十六次学术大会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逸夫科技馆报告厅举行。
  本次大会的主题为“社会转型期对环境与健康的挑战——环境因素与慢性疾病”,共有来自全国公共卫生学界的专家、学者230余人参加大会。学术大会期间,程书钧院士等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做了10场大会学术报告,此外,大会还设立了青年学术论文分会场。与会代表围绕大会主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交流。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瑞教授在大会做了题为《肿瘤微环境参与致癌机制的探讨》的学术报告。

  7,11月7日下午,“JALIS学科服务云平台开通仪式暨馆长论坛”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图书馆举行。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等十多位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馆长参加了平台开通仪式,并共同研讨、探索JALIS学科服务实践与发展方向。
  Jiangsu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System简称JALIS,是“江苏省高等学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该系统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相协调,负责在江苏地区推进、实施CALIS的相关服务计划,规划江苏省文献资源建设,督导地区/学科中心服务工作,处理日常管理工作。地区/学科中心依托所在馆开展服务,形成针对本地区、学科群的辐射面,成为地区性的文献中心和文献服务中心,为本地区的教育发展、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为进一步提高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水平,东南大学图书馆承接了JALIS学科服务云平台项目,并和乐致安公司联合开发了JALIS学科服务云平台服务系统,同时邀请了江苏省高校具备专业学科优势的主要成员馆共建共享JALIS学科服务云平台。

  8,11月7日至9日,由中国联合国协会主办、东南大学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举行。来自东南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120多所海内外高校近500名高校师生代表参加了大会。本届是全国性模拟联合国会议首次在华东地区举行,也是历届模拟联合国大会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中国联合国协会、澳大利亚驻华大使等分别发来贺信。
  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模拟联合国活动。自2004年正式举办第一届模联大会以来,已经在华北、西北、华南、华中等地区举办了十届,规模逐年扩大。本届大会是中国——澳大利亚人权技术合作框架下的项目之一,由澳大利亚人权委员会和东南大学共同资助。

  9,11月8日上午,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在九龙湖校区举行活动庆祝艺术学科恢复办学二十周年。
  据介绍,东南大学艺术学科的历史可上溯到1906年,时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的著名书法家、教育家李瑞清先生就曾在此开设图画手工科,开我国现代艺术教育之先河。1994年,东南大学全面恢复了艺术学科。2006年,东南大学成立了艺术学院,进一步推动艺术学科的发展。2012年,在教育部学科评估所发布的全国一级学科排行榜中,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学科排名全国第一。

  10,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今年暑假,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全国高校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展示活动。经专家评审,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袁久红教授在这次展示活动中表现优秀,被教育部社科司评为2014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
  11月13日,在北京召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创新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亲自为袁久红教授等49位“教学能手”颁发了证书。
  据悉,袁久红教授参加此次教学展示竞赛的主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理念”,他也是江苏地区高校唯一获此殊荣的教师。

  11,11月14日,江苏省省长李学勇在省政协副主席、省政府党组成员、科技厅厅长徐南平,省政府秘书长张敬华,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省科技厅副厅长王秦等的陪同下到东南大学“2011计划”无线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视察,并就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发展进行专题调研。
  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尤肖虎教授汇报了我国2G、3G及4G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以及东南大学在相关科研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并重点介绍了5G研发与产业化前景。李学勇省长充分肯定了东南大学对江苏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的重要贡献,特别是东南大学信息领域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对江苏省信息产业发展所做的突出贡献。李学勇省长要求东南大学和江苏省在5G研发与产业化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加快创新驱动步伐,完善产学研长期合作机制,加快前沿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12,11月14日下午,东南大学杰出校友、兼职教授,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第一人王澍在回母校参加学术研讨会期间应邀参加了由东南大学团委主办的“2014东南大学新生文化季”活动,并在“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堂”上为母校师生做了一场主题为“沿着心的方向去走”的精彩演讲。
  王澍教授在演讲中,主要回顾了他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学习生活的经历。在校读书期间,王澍教授始终牢记原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老院长钱钟韩先生“敢于挑战权威”的鼓励,寻求自我见解、自我知识体系、自我情感表达的建立。通过阅读书籍、参加讲座、社团活动等,建构了自己的思想与艺术体系,并形成了敢于将怀疑表达的价值观,这些都为王澍开始其建筑设计生涯,并最终成为“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建筑大师”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3,11月15日,第八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路甬祥,深圳市市长许勤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等27个部委的领导等出席了会议。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是我国产学研界的最高峰会,来自全国相关领域的1000余名代表共商产学研创新发展之道。大会围绕“产学研: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创新联盟”、“创新设计、创新人才、媒体传播”等热点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同时,大会对2014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促进奖、创新成果奖、突出贡献奖的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和颁奖。东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李鸿伟获得了“2014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该奖经科技部和国家奖励办批准设立,旨在表彰我国在产学研创新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会上李鸿伟副主任还交流了题为“中国特色产学研合作之路——东南大学技术转移实践与探索”的论文。

  14,11月15至16日,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东南大学承办,江苏省电工技术学会协办的2014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与应用国际学术会议在东南大学举行。东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刘京南,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工业大学校长杨庆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科学五处(电工学科)处长丁立健等出席了会议开幕式。
  本次会议围绕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及其应用,共邀请了4位国内外知名的相关领域专家作大会特邀报告,并安排了40篇宣读论文展开讨论、60余篇张贴论文进行交流,内容涵盖了大功率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中距离磁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电磁环境与电磁环境兼容、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电力电子技术、无线电能传输应用技术、电动汽车无线充放电技术等热点和难点问题。

  15,11月18日,东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四牌楼校区召开大会庆祝建院十周年。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院长鞠勤,东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刘京南、副校长林萍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归柯庭,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经贵宝等出席了大会。大会由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陆海主持。
  会上,归柯庭院长首先作了《东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建院十周年工作报告》。他介绍,东南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创始于1956年,并于1986年建立了成人教育学院,是全国成立最早的六所成人教育学院之一;远程教育学院成立于1999年,2000年东南大学被教育部批准为重点支持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之一;1994年成立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并于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建立了“职业技术教育硕士点”。2004年,学校将成人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立了继续教育学院。学院秉承“一个宗旨,两条路径,三个标准,四项举措”的发展方针,即“以培养人、教育人作为办学宗旨;以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作为办学路径;以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作为办学标准;以规范办学、融合办学、转型办学、和谐办学作为办学举措”。他在报告中表示,继续教育学院将鼓足干劲,改革创新,为完善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6,11月18日,“东南大学——北海道大学交流日”活动在九龙湖校区举行。东南大学浦跃朴副校长、日本北海道大学上田一郎副校长、日本学术振兴会北京代表处和田修处长、北海道大学北京代表处野泽俊敬所长、北海道大学国际合作科难波江有三科长以及东南大学国际合作处、外国语学院、物理系、计算机学院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出席了活动。在上午举行的座谈会上,宾主双方就两校的文化、学术、科研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交流。
  18日下午,在各分会场,北海道大学的师生与东南大学计算机学院、医学院、外国语学院、物理系等各对口院系的师生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17,11月21日,“学衡派与中国文化研究”沙龙在东南大学举行。本次沙龙由东南大学社会科学处主办,人文学院中文系、古典文献学研究所承办。著名学衡派研究专家、南京大学文学院沈卫威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骆冬青教授、杨洪承教授,江苏凤凰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姜小青编审,《江苏社会科学》主编李静编审,东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樊和平等部门代表40多人参加了活动。
  本次沙龙以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中国文化热潮、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复兴为背景,与会代表基于当代文化理念与世界文化语境,探讨诞生于东南大学,并在中国20世纪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术文化流派“学衡派”的文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提供参照,为东南大学传承百年文脉、寻求新的学科生长点提供建议。活动中,与会专家就发扬“学衡精神”,坚守文化根脉,整合学术资源,开展务实研究,“学衡与东南大学人文传统”等相关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18,11月21日晚,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台湾著名现代诗人洛夫先生应邀在“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堂”上做了一场主题为“感受现代诗歌之美”的精彩演讲。洛夫先生的夫人陈琼芳女士、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姜耕玉教授等嘉宾与500多名东大学子现场聆听了演讲。
  洛夫先生在演讲中回顾了自己的创作生涯,并亲切地称南京为他的“文学故乡”。他引用德国著名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表达了其一生对诗歌的执着信念。洛夫先生在演讲中朗诵并解读了《众荷喧哗》、《烟之外》、《苍蝇》、《因为风的缘故》等数首由他创作的抒情诗,并就诗意生活与现实冲突、诗歌的人文关怀功用等问题与现场学子进行了亲切交流和互动。洛夫先生称自己是在诗歌中追求中国和西方的接轨、现代和传统的融合,以西方的技巧表现东方智慧。他说自己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创新,以表现内在纯真的自我和超越时空的美。在演讲结束时,洛夫先生欣然题词“让我们永远拥有诗歌也让诗歌永远拥有我们!”,他希望诗歌作为一种培养精神生活的方式,能带给东大学子更高的美的享受、更诗意的人生境界。

  19,11月22日-25日,台湾中央大学校长周景扬教授率代表团一行20人访问了东南大学,其中18位学者出席了“第16届海峡两岸信息技术研讨会”。
  会上,两校签订了台湾中央大学营建管理研究所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合作培养博士/硕士协议书、台湾中央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工程学系与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合作培养硕士及博士协议书。

  20,11月24日,由东南大学和台湾中央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海峡两岸信息技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举行。东南大学校长易红、台湾中央大学校长周景扬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院长罗军舟主持。台湾中央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江苏瑞中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电讯技术研究所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据介绍,海峡两岸信息技术研讨会在1999年由台湾中央大学首次举办,之后由两岸轮流举办。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代表就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数据库、计算机基础理论、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多个信息领域的热门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数十篇,其中研讨会论文集收录36篇,分组讨论28篇。

  21,11月28日,卓越大学联盟第五次校长联席会议在2014-2015年轮值主席高校北京理工大学召开。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重庆大学校长周绪红,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志义,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波,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徐殿国,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朱敏,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同济大学校长裴钢,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出席会议。会议由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赵平主持。
  联盟九所高校分别介绍了2014年在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招生就业、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国际合作、政策研究、师资队伍、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计划。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波在会上就共同探讨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发展与实现路径、网络共享各校既有特色文化资源、积极筹办文化体育科技活动等方面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2015年“卓越联盟”高校文化建设的初步想法及相关计划。

  《母校新闻》是以各校首字母排序,播发苏州卓越高校校友联盟各学校的月度新闻。欢迎各校友会提供新闻素材,提出宝贵意见与积极建议!

  苏州卓越高校校友联盟(Brilliant College Alumnus Union of Suzhou,公众平台号:BCAU-SZ)是得到各名校校友会官方支持,汇集来自全国著名高校在苏州工作、生活的校友,举行包括休闲/交友/行业交流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为校友建立一个相识、相知、交流、沟通的平台。
  查看苏州卓越高校校友联盟近期校友活动安排,请关注:
  腾讯微信:BCAU-SZ;综合交流QQ群:277597028。
  欢迎各校友会校友积极提供开放活动信息!谢谢校友们的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农业大学论坛

GMT+8, 2025-9-19 07:01 , Processed in 0.24960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