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术家的故事——读《莫扎特:上帝的宠儿》

[复制链接]

87

主题

146

帖子

67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7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24 04:0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英语: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阿尔卑斯山秀美的风光和萨尔察赫河谷盆地滋养着这里的生灵,蓊郁浓密的山林苍翠地拱卫着山顶的城堡,蜿蜒的河流穿城而过,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和几百年的音乐传统,使萨尔茨堡成为一个既美丽又有魅力的城市。两个多世纪以前的萨尔茨堡人绝对没有想过后来那个叫莫扎特的人会成为全世界音乐爱好者膜拜的对象,而每年一度的萨尔茨堡音乐节更成为音乐艺术的盛会。
        一个让人评说了两个多世纪而又从来没有说清的人物,就是莫扎特。短暂的35年生命擦出了最闪亮的艺术火花,给后人留下了600多首包括交响乐、歌剧、协奏曲在内的音乐精品。与此同时,他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洒脱不羁、任生命恣意奔放的快意人生。
   
神童和他的欧洲之旅
        用神童来形容少年天才莫扎特是远远不够的。3岁就能在钢琴上弹奏简单的和弦,5岁开始作曲。6岁他已经成为闻名欧洲六国的翩翩少年,因为他在钢琴和小提琴上已经涨气哦了惊人的演奏技巧。只要看一次乐谱,他就能演奏难度最大的乐曲,他可以按给出的主题即兴演奏半小时,还能把只听过一次的音乐完整的写下来。……

决裂
        莫扎特的一生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启蒙运动引领欧洲走出了黑暗的中世纪,进入了个人自由和理性的新时代,而不再是贵族和教会的权利统治。但在莫扎特的神童时代,一个音乐家仍然是贵族的附庸,其地位和仆人、厨师没有两样。回到萨尔茨堡以后,莫扎特和崇尚意大利音乐趣味的大主教科洛雷多开始了越来越激烈的冲突。对于一个专制的大主教来说,莫扎特一家就应该像仆人一样谨言慎行,忠心伺候,领佣金做分内的事。比如海顿,一直到莫扎特逝世的时候还穿着宫廷仆从的制服。而莫扎特一家离开宫廷到欧洲游历甚至在市井演出,则被视为大逆不道,歧视接踵而来。……

创造与生活
         在生活与创造两个方面,莫扎特都能量极大,无所不能,酣畅淋漓。他爱开玩笑,爱大笑,爱讲故事,话很多,到处旅行,玩不够,唱歌跳舞,吟诵诗文,参加舞会,做小表演,玩打子弹游戏……这些他都玩出了高水平,而且乐此不疲。
……
   
安魂曲
临终前,莫扎特还在谱写《安魂曲》,一首追思亡灵的弥撒曲,很显然,这部作品也是为自己作的。在电影《莫扎特传》中,那个陌生的灰衣男子委托莫扎特作曲的细节,更让事情显得具有离奇色彩。似乎这也加快了作曲家的死亡。其实委托人是个富有的伯爵,这部《安魂曲》就是他为亡妻而作的。莫扎特死后,伯爵亲自指挥乐队演奏了这首曲子,并宣称自己是作曲者。但莫扎特只写了12 个乐章的一半,剩下的6个乐章没有完成。莫扎特去世后,他的妻子康斯坦莎把作品转交给了居斯迈尔接着写,迄今为止,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两位作曲家各写了哪部分。但毋庸讳言,这部作品包含了莫扎特作品中真正的伟大之处。《安魂曲》表现了莫扎特作为一个普通人和艺术家的悲剧。他的死亡时一个天才的毁灭。莫扎特的死至今不明,他医生不断遭受着痛苦的折磨。然而不可思议的是,莫扎特的生命中的绝大部分时光都是积极乐观的,他也很少把个人的悲哀带进他的音乐。
        莫扎特的一生是为普通人创作的,活着的时候他曾经说过,他的音乐可以让饱学之士和贩夫走卒共同欣赏。

……莫扎特说:“生活的苦难压不跨我,我心中的欢乐不是我自己的,我把欢乐注入音乐,为的是让世界感到欢乐。”
如果想收听更多的美文、古诗词、故事,请搜索并关注:
荔枝FM1832842
喜马拉雅FM:苹果妈妈的朴朴心晴
这是“朴朴心晴”,欢迎您的关注。
私人微信号:applesmu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农业大学论坛

GMT+8, 2025-9-19 05:19 , Processed in 0.24427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